工业互联网的属性及发展路径预测
这是我的一篇日记,主要用于整理自己的思路,并没有太关注读者是否容易理解。
自从互联网与工业结合,就开始了“互联网+”还是“+互联网”的争论。杨学山部长最近做了一个报告,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指出互联网的一些传统理论到了工业界开始失效。比如,网络的价值不再与连接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而应该是需要连什么就连什么。
他的这些观点,引发了我的反向思考。
人类社会的系统具有极大的随机性。我个人就有亲身体会:经常会有不熟悉的人邀我去讲课、参加活动,从此产生了业务联系。这些事件虽然是随机产生的,但却不是小概率事件,甚至会经常发生。这种随机性,足以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改变生活方式。
过去,大家都在一张“网”上却不互相熟悉。我称之为 “弱联系”;有了业务联系之后,就变成了“强联系”。这时就可能有了经济关系。也就是说,互联网价值的产生源于“弱联系”变“强联系”。当与一个人产生“强联系”之后,可能就与他的整个圈子加强了联系。这或许就是互联网的价值与“连接点的平方成正比”的逻辑吧?
在我看来,无论是2C还是2B,“弱联系”变“强联系”产生价值的原理是不变的。2C和2B的差别在于:1、建立“弱联系”的成本;2、“弱联系”变“强联系”的概率。
先谈第一点。在人类社会领域,增加一个“弱联系”(有人上网)时,社会付出的成本有限,还可能因为他参与付费,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发展。但是,工业界增加一个信息点的时候,却是要企业花成本的。所以,在工业界“弱联系”的增加,会受到成本的制约、发展会受阻。
再谈第二点。工业企业、产业链也是系统。但是,工业系统随机性却比人类社会少得多。工业追求高确定性,工业企业的绝大多数事件按照计划产生。这意味着,在工业界,关系的强弱事先相对确定。“弱联系”变成“强联系”的概率要低。
这大概就是2C和2B的差别。这种差别导致了我的一个观点:先有业务之间的联系,后有数据集成的必要性。类似地,我也曾经认为:先有数据采集的必要性,后又数据采集的工作。
逻辑不一样了,又该如何推进工业互联网呢?
按照前面的思路,要推进互联网在工业界的应用,需要:1、降低建立“弱联系”成本、并尽量为弱联系赋予价值; 2、提升“弱联系”变“强联系”的概率。
对于第一点,除了期待ICT基础进步外,推动远程设备监控是一个出路。这个观点有其背景:传统企业数据采集往往与质量贯标有关,远程监控会增加新的、数据采集的原始驱动力。我大概在一年半之前意识到这个问题。这肯定是个方向,但进展的速度与劳动力成本高低和业务需求强度相关。
对于第二点,需要着眼持续改进并通过推进平台和智能化技术来实现。相关的观点我在前面的一些文章、尤其是最近的文章中谈过多次。这里就不多说了。我认为,把这两点结合在一起,可以用渐近的方式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用我常用的一个比喻就是:“把登天的问题变成登山的问题”。
面向未来,我前面提到的“先有业务之间的联系,后有数据集成的必要性。先有数据采集的必要性,后又数据采集的工作。”观点就可能需要修正。但在当前的多数场景下,这个观点还是对的。事实上,未来数字孪生、大数据技术普遍后,需要修正的观点可能还会有很多。人的观点,要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
第一时间获取面向IT决策者的独家深度资讯,敬请关注IT经理网微信号:ctociocom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