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成“隐私专场”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隐私保护成了最大“亮点”。
继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和健康安全之后,“隐私安全”首次成了央视315的焦点话题。
商家人脸识别、简历大数据、专坑老年人的手机“清理”软件、搜索引擎及浏览器虚假医药广告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隐私侵犯违法违规行为被曝光,涉事企业清单如下:
上述企业违规事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人脸识别。央视记者在全国多地先后调查了20多家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商户,所到之处,从宝马汽车4S店到科勒卫浴,人脸识别信息均被偷偷获取,没有一个商家明确告知,征得同意更是无从谈起。
提供这些摄像头的企业则包括但不限于:苏州万店掌公司、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雅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其中,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向记者透露,“这种摄像头已经安装了几十上百万个了。”苏州万店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薛经理则告诉央视记者,他们平台目前拥有的人脸数据量已经上亿。而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去年3月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收集人脸信息时应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
除人脸识别信息滥采滥用外,2019年曾震动业界的简历大数据泄漏事件今年也在央视这个主流平台曝光,智联招聘、猎聘、前程无忧等企业被点名:
由于这些企业的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出现重大违规行为,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个人简历数据流入地下网络黑市,成为犯罪分子唾手可得的“优质信息”。
此外,今年315晚会曝光的专门诱骗采集老年人隐私信息的“手机清理软件”和搜索引擎及浏览器虚假医药广告也都是社会影响较为广泛和恶劣的隐私违规违法行为。
安全牛认为,本次315晚会的意义不在于“杀了几只鸡”,而是进一步唤醒了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同时也给涉事和相关企业也敲响了法律的警钟:隐私,不仅是消费者维权的底线,更是法律的红线。
2019-2020年我国多个部委密集制定、颁布、出台了一系列隐私安全和隐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2019年4月:《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指南》
2019年6月:《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
2019年6月:《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公开意见征求
2019年8月:《信息安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App)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规范(草案)》
2019年8月: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提请三审,强化对隐私权及个人信息保护
2019年8月:国家网信办正式发布《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规定》
2019年12月:四部门联合印发《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
202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行业标准《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
2020年3月:《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发布
2020年7月:《数据安全法》(草案)公布
2020年10月:《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
我国隐私和数据安全相关法规密集出台后,央视作为主流公共媒体平台首次深入调查取证,在315晚会大规模曝光互联网和科技企业的隐私违规行为,标志着隐私安全的重要性和严峻性都已经到了需要全社会和政府“民举官究”的危机时刻。
除了央视曝光的隐私违规行为,安全牛认为还有很多潜在危害很大(如果不是更大)的隐私保护问题值得消费者、媒体和政府有关部门警惕、思考、监督和治理,请投票选出您认为最迫切和重要的问题/威胁(可多选):
第一时间获取面向IT决策者的独家深度资讯,敬请关注IT经理网微信号:ctociocom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