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开放Bixby:智能音箱下半场拼的是生态

11月7日,在旧金山Moscone中心举行的三星开发者大会上,三星宣布推出一款智能音箱Bixby开发工具包,方便第三方开发者和企业开发三星智能音箱Bixby的人工智能语音应用程序。

无独有偶,一天之前,11月6日锤子科技也发布了一款899元的智能音箱(以及一款加湿器和登机箱),业界评论普遍看衰,原因很简单,亚马逊、谷歌、苹果、三星等巨头争夺的智能音箱市场,早已经度过了厂商“秀产品”的上半场,打造优秀AI语音技术平台和数字生态、赋能开发者,连接落地应用才是这个市场核心玩家当下的三大核心任务。

智能音箱这个概念,属于“音箱”的工艺和音质(HiFi)部分,科技企业短期内是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Bang&Olufsen、哈曼卡顿这样的老牌音响企业的,甚至这些企业与谷歌、亚马逊等合作(或者被收购)后,推出的几款高端智能音箱(例如B&O的Beosound系列),无论音质、逼格还是价格,对其他数百元的智能音箱(例如谷歌的mini)都是碾压的。

因此科技企业做音箱,核心竞争力还是落在“智能”二字上,具体来说也就是人工智能语音助理技术,而不是打着智能旗号,实际上只是APP扬声器的伪智能产品。

当下,苹果公司的Siri、亚马逊的Echo和谷歌的Google Home,以及微软的Cortana是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四大人工智能语音助理技术。其中苹果公司的Siri出道最早,但市场表现最佳的无疑是亚马逊的Echo,Google Home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这几家中苹果和微软的智能音箱产品入局最晚,分别在2017年中后期才推出,但是由于智能音箱市场格局尚未落定,包括国内的阿里、小米、腾讯等企业也都还有机会。

智能音箱市场预测报告

据最新智能音箱市场调查报告(上图),到2022年智能音箱市场规模将增长6倍,是极具潜力和价值的“语音入口市场”。

但是,在亚马逊Echo销量冲破千万级市场的前提下,智能音箱这个“语音入口”战略性市场已经进入了比拼AI技术生态活力的“部落战争”。

以语音识别能力为例,Wired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横向评测,对Siri、Echo和Google Home识别英语方言口音(测试八个国家的英语口音)的实际表现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Google Home的语音识别能力已经超过出道更早的Siri和Echo(Alexa),但事实上Google Home的市场影响力并不如Echo,原因很简单,亚马逊是最早倾力打造第三方应用开发生态的智能音箱领导厂商。

如今亚马逊智能音箱功能商店(Alexa Skill Store)中,已经上架超过5万个功能,而谷歌的智能助理Google  Assistant目前只有数百个功能(actions),但是谷歌选择从智能手机切入,在上个月的发布会中,谷歌宣布Pixel 3是首个“人工智能手机”。

可以看到,刚刚启动打造的Bixby智能音箱开发生态的三星,已经远远落后于亚马逊和谷歌。不过三星也有自己的弯道超车技术和策略:收购哈曼卡顿,不但走捷径解决了“音箱”的产品力问题,同时也拥有了车载音响这个智能助理最重要的细分市场的产业链上的话语权。而围绕Bixby智能助理打造AI生态,同时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旗下看似凌乱的产品线整合起来,则是三星接下来的策略重点。

2017年推出以来,Bixby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二代,扩展到视觉搜索Bixby Vision和Bixby Makeup这样的应用,后者可以让你使用增强现实技术来帮助化妆。

据悉,三星计划明年将Bixby 支持的语种扩大到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和法语,目前Bixby助理只会说英语和韩语。

三星还计划在三星S8和S9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家居Hub和智能冰箱,等产品中整合Bixby,同时也将在Galaxy Home智能扬声器中使用。

从技术上来看,也许我们无需对Bixby过分担心,毕竟Bixby与Siri是表亲,开发Bixby的Viv Labs公司是由Siri联合创始人Adam Cheyer和Dag Kittlaus创办的,该公司于2017年被三星以2.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第一时间获取面向IT决策者的独家深度资讯,敬请关注IT经理网微信号:ctociocom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标签:


关于作者

旅美学者,跨行业实践者及观察者。曾被评为谷歌学者和奈特-谋智联合学者(Knight-Mozilla),并将进驻《波士顿环球报》,对其媒体产品和用户数据进行十个月的实地调研。拥有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学士及硕士学位,香港大学新闻学哲学硕士学位。联系邮件:songyan@ctoci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