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已死,新一轮鱿鱼游戏开启
“搜索”这个词的日常含义正在被彻底改写。过去,人们输入关键词,得到一串蓝色链接,点击后跳转至目标网页——这是1990年代沿用至今的经典模式。但2023年5月后,一切开始崩塌。
对话式搜索革命:从链接到答案
谷歌率先按下核按钮。其推出的“AI概览”(AI Overviews)功能,用大语言模型(LLM)直接生成答案,取代传统链接列表。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提问:“下月东京七日游,周边有什么节日?镰仓冲浪如何?最近有什么乐队演出?”回答不再是跳转至Reddit,而是即时生成的行程指南,甚至能整合天气、交通等实时数据。
“这是搜索25年来最重大的变革。”谷歌CEO皮查伊对《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表示。但革命背后暗藏血腥——出版商发现,当AI将付费墙后的内容改写为免费答案,用户点击欲望骤降。《福布斯》独家报道被AI洗稿后,总编辑暴怒发函;《纽约时报》、康泰纳仕等媒体集体对Perplexity等新玩家发出禁令。
生成式AI的“黑暗森林”
这场变革远非谷歌独舞。OpenAI让ChatGPT接入实时网络,微软Bing全面拥抱生成式搜索,初创公司Perplexity更以“打破陈规”的姿态横冲直撞。万亿级市场洗牌中,所有玩家都在赌一个未来:谁能成为下一代信息入口?
但风险如影随形。大语言模型的“幻觉”问题首当其冲:谷歌AI曾建议用户“吃石头补钙”,ChatGPT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上线时间错写为2022年。更危险的是隐蔽性错误——当AI用专业口吻编织半真半假的答案,普通用户如何甄别?
“我们追求99.99%的准确率。”谷歌搜索负责人Liz Reid强调其通过知识图谱筛选可靠信源。但现实是,AI答案可能来自某篇未被标注的论坛帖子,或是被曲解的新闻简报。人类审核员难以察觉这些“自然流畅的谎言”,正如谷歌首席科学家潘杜·纳亚克所言:“模型会编造看似合理的解释。”
出版商末日?零点击海啸来袭
市场研究机构SparkToro数据显示,谷歌转向答案引擎后,“零点击搜索”比例从2016年的43%飙升至2023年的65%。AI概览恐将引爆这一趋势——当答案直接呈现,谁还需要点击链接?
“依赖搜索流量的企业已陷入长期危机。”SparkToro联合创始人Rand Fishkin警告。但皮查伊坚信用户仍有深度探索需求:“AI回答只是起点。”Reid则提出新机遇:精准提问将帮助小众垂类网站触及目标用户,例如搜索“适合素食者的登山鞋”,专业测评网站可能脱颖而出。
未来之战:从搜索到行动
真正的颠覆或许尚未到来。OpenAI产品负责人Kevin Weil演示的“风险测试”令人心惊:输入记者姓名,ChatGPT自动生成人物简介,准确抓取职业轨迹甚至代表作,却将原始报道链接替换为第三方改写内容。“模型自主选择信源,我们无法完全解释逻辑。”其坦言。
这揭示更深刻的变革——当搜索与生成界限模糊,AI不仅能回答问题,更能直接行动:预订机票、监控健康数据、预约汽车维修。谷歌展示的Project Astra原型机已能通过摄像头识别机械故障,并生成维修视频教程。皮查伊预言:“未来搜索将跨越文本,成为连接现实世界的智能代理。”
重构信息生态:幸存者游戏
在这场重构中,传统网页正沦为AI训练的“饲料”。Perplexity联合创始人Aravind Srinivas直言:“我们的目标就是跳过链接。”而出版商要么接受OpenAI的版权合作方案,要么看着内容被吞噬。更吊诡的是,即便与AI公司签约,内容仍可能被竞争对手的模型抓取——大语言模型的“黑箱”特性,让版权保护形同虚设。
此刻的搜索引擎战场,恰如初代互联网的蛮荒时代。当Archie爬虫首次点亮暗网,当谷歌用PageRank颠覆雅虎目录,没人能预料今天的局面。唯一确定的是:那个输入关键词、点击蓝色链接的古典互联网,正在AI生成的洪流中沉没。
原文链接: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5/01/06/1108679/ai-generative-search-internet-breakthroughs/
第一时间获取面向IT决策者的独家深度资讯,敬请关注IT经理网微信号:ctociocom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