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隐私戏法”梦断巴黎
——苹果以保护隐私的名义扼杀竞争被法国罚款1.6亿美元

继2024年因“苹果税”的垄断行为招致欧盟的天价罚单后,苹果又摊上事儿了。这次,法国竞争管理局(FCA)祭出1.5亿欧元(约合1.6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1亿元)的罚单,直指苹果利用其“应用追踪透明度”(ATT)工具,**打着保护用户隐私的旗号,干了一票不怎么光彩的反竞争勾当。不过,1.2亿美元对苹果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苹果营收就高达1240亿美元。但这事儿背后的逻辑,值得深思。
ATT:隐私保护还是绞杀对手?
ATT是苹果在2021年推出的一个功能,简单说就是让iPhone和iPad用户自己决定哪些应用可以追踪他们的在线行为,用于精准广告投放。听起来很美好,谁不想要更多隐私控制权呢?但法国监管机构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ATT的目标没问题,但苹果的执行方式“既不必要也不成比例”,压根儿没真心实意地保护用户数据,反而把”隐私保护工具“变成了扼杀竞争的利器。
具体怎么个扼杀法?监管机构指出,ATT的设计对依赖第三方数据的小型发行商造成了“经济伤害”。第三方应用每次想收集数据,都得弹出一堆烦人的窗口请求用户同意,而苹果自家的应用呢?只需轻轻勾个框,轻松搞定。这种“规则不对等”让第三方开发者叫苦不迭,用户体验被搞得一团糟,自然更倾向于选择苹果生态内的服务。更狠的是,据报道,苹果一边限制第三方,一边却悄悄把用户同意追踪的数据转手卖出去,自己赚广告费赚得不亦乐乎。这操作,简直是“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样板戏。
法国开刀,苹果不痛不痒?
1.5亿欧元的罚款听起来不少,但在苹果的财报面前,连个水花都算不上。要知道,苹果2024年Q4的净利润都能轻松覆盖几十倍这样的罚单。更何况,法国这次还没强制要求苹果改动ATT,只是甩了个罚单了事。苹果的回应也很淡定:“我们对决定很失望,但他们没要求我们改啥。”言下之意,我还是我,继续玩我的。
但这事儿真就这么简单吗?未必。法国此举其实是给全球监管机构敲了个警钟。苹果靠着iOS的封闭生态和市场支配地位,早就让竞争对手和广告商们咬牙切齿。ATT推出后,Meta这样的巨头就公开抱怨,说这玩意儿直接导致他们广告收入大缩水,小型开发者更是被挤到生存边缘。如今法国开了第一枪,德国、意大利等国的监管机构也在磨刀霍霍,苹果的“隐私保护”叙事还能不能站得住脚,恐怕得打个问号。
苹果的算盘与监管的博弈
从商业角度看,苹果玩这一手并不意外。ATT不仅塑造了苹果“隐私卫士”的品牌形象,还顺便把竞争对手的广告生意掐得半死,自己却能闷声发大财。数据显示,ATT上线后,苹果自家广告业务增长迅猛,而第三方应用的市场份额却在萎缩。这种“损人利己”,把竞争和创新“消灭在萌芽中”的套路(Spotify是极少数能够逃脱苹果税魔掌的创新企业),苹果玩得不要太熟练。
但各国监管机构也不是吃素的,面对苹果如此明目张胆扼杀创新的垄断行为,法国这次的逻辑很清晰:你说保护隐私没问题,但不能拿这个当幌子搞垄断。FCA明确指出,ATT的弹窗规则“破坏了框架的中立性”,给第三方带来了“确定的经济损害”。这不仅是对苹果的反竞争行为敲打,也是对整个科技巨头生态的一次警告——别以为披上道德外衣,就能为所欲为。
未来,随着全球对科技巨头的监管收紧,苹果在美国(司法部启动反垄断调查)和欧盟(数字市场法案)的日子可能不会像过去那么好过。用户隐私当然重要,但如果保护隐私成了扼杀创新和不正当竞争的借口,那这事儿就变了味儿。法国这一罚,或许只是个开始。2025年早已磨刀霍霍的欧盟和美国反垄断监管部门怎么“削苹果”甚至“切苹果”?咱们拭目以待。
第一时间获取面向IT决策者的独家深度资讯,敬请关注IT经理网微信号:ctociocom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