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Watch难成功的七个原因
这是2013年2月18日发布的一篇旧文,当时对苹果智能手表Apple Watch(当时预测用名是iWatch)提出的一些质疑,即使在一年半后的今天Apple Watch正式发布后,依然值得思索。
继上周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爆出苹果秘密开发智能手表产品新闻后,向来不温不火的可穿戴电脑市场一下成了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参考阅读:iWatch,手表与眼镜的战争。
苹果已经为两个产业带来了革命:音乐和计算。如今,苹果又要重新定义手表。英国《卫报》甚至声称:科技市场的下一场革命将是“可穿戴计算”。
但是可穿戴计算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早在2000年IBM就曾经展示过运行Linux的概念手表,IBM当时的定义是:普及计算。
十多年后的今天,Nike的Fuelband、Jawbone UP手环依然只是极客类的小众产品,而Google的智能眼镜项目虽然重新赢得大众对可穿戴电脑的关注,但是市场前景尚不明朗。 如今失去灵魂人物的苹果公司,能否“重新发明”手表,甚至掀起一场可穿戴电脑的革命呢?答案也许是悲观的。
前苹果设计师Bruce Tognazzini在撰写长篇博客为iWatch大唱赞歌,但是Bruce列举的iWatch两大杀手应用:身份认证(身边的iPhone和MacBook自动解锁,类似高档车的免钥匙进入)和iDevice定位其实都是鸡肋应用。而iCloud本身已经能提供iPhone设备的定位服务。
除了市场本身过于小众外,苹果iWatch难以成功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1.消费习惯。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佩戴手表,喜欢佩戴昂贵手表的人又大多不是极客。
2.电池续航时间。每日一冲已经让智能手机用户颇感头疼,如果你的手表需要经常充电,那会是令人抓狂的一件事,即使采用无线充电。
3.不是人人都需要一堆传感器。智能手表的传感器可以随时追踪计算你走动的距离、消耗的卡路里,甚至心跳和睡眠习惯。这听上去很不错,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将自己彻底数字化。据传iWatch可能会支持NFC近场通讯应用,但是NFC应用如支付等在智能手机上更加成熟。
4.消息通知服务将会很烦人。你的iPhone里不是已经有了消息通知服务了嘛,如果手表里也不断跳出各种提醒将是很烦人的事情。
5.可穿戴电脑市场规模不大。可穿戴电脑市场虽然处于爆发式增长的前期,但是总体规模小得可怜(与智能手机市场相比)根据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的报告,2013年可穿戴电脑的市场规模将达8亿美元,2014年将成为可穿戴电脑市场启动的元年,市场价值将飙升至15亿美元。
6.成本与定价。目前尚不清楚苹果的iWatch将采取何种定价模式。一个可以参考的价格是苹果iPod Nano(149美元),如果iWatch的价格可以低到49美元,那么将会非常有冲击力,不过苹果公司向来对低利润的产品不感兴趣。
7.功能与智能手机重叠。Siri可能是iWatch最重要的人机互动方式,但是iPhone、iPad和iCloud已经能完成所有iWatch的潜在功能(消息通知、设备关联、个人网络)。
第一时间获取面向IT决策者的独家深度资讯,敬请关注IT经理网微信号:ctociocom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