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用程序商店: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iOS到Android,从BlackBerry到Windows Phone,他们各自的应用商店均已经成为其用户寻找、下载和升级应用程序的主要渠道。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也开始希望能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办公,于是各大公司IT部门可以开始考虑了:是不是应该建立企业内部应用商店呢?

IBM应用程序商店iPad客户端

图:IBM内部应用商店iPad客户端截图

“常规的应用商店过于宽泛”分析机构Forrester的著名分析师Jeffrey Hammond表示,“内部应用商店针对员工某种单一的业务需求”,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都对建立内部应用商店很有兴趣,这将是一种长期发展趋势。

内部应用商店既能满足企业员工对移动应用的需求,又能让IT管理员监控员工工作设备的用途。企业级的应用商店刚刚起步,但是一些大公司(比如IBM)已经建立了内部的移动应用商店。其他一些没有实力建设这种应用商店的公司,也可向外包公司寻求合作。

企业网络设备管理公司Mission Critical Wireless的CEO Dan Croft预测,“企业(员工超过100人的)内部应用商店将在未来三年内建设其自有内部应用商店”。

内部应用商店不能彻底解决公司内所有的IT消费化带来的安全与管理隐患,也不能解放员工的移动设备、让它们更高产高效,但是它们的确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对于那些员工数量较大的公司而言,内部应用商店的建设是一笔合理的费用。

IBM内部应用商店黑莓平台

图:IBM内部应用商店黑莓平台截图

旧的外观,新的应用商店

内部应用商店从操作界面和功能来看和苹果、谷歌、微软的应用商店没什么区别,比如下载和分享,但是在后台,IT管理人员可以管理员工权限、更新升级应用、分析使用情况等操作,还能在必要时远程删除员工的应用。

也许向员工个人的手机授予更多的访问权限会增加恶意软件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但公司即使控制了员工在内部商店的活动,但员工依然会访问一些被病毒感染的网页或其他的应用商店去下载应用程序,这依然有风险。公司总是都希望能够严加控制,但是规矩太多也有可能惹怒员工,甚至可能存在法律上的问题,比如公司对员工手机进行远程刷机,这一做法是否合法至今尚无定论。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希望:新技术可以将智能手机中的企业数据与个人信息分隔开来。黑莓的Balance技术能在黑莓手机上实现个人信息与公司信息的分离。同样的,VMware开发的Android手机系统管理程序能为企业数据与应用建立单独的“虚拟机”。只要安全措施得到,员工的移动设备就能从一种威胁变成一种免费的资源。

IBM引领潮流 推出内部应用商店

IBM成为这方面很好的范例,这家拥有40万名员工的“蓝色巨人”从2009年开始研发,并在2010年推出名为WhirlWind(旋风)的内部应用商店,最初只适用于黑莓手机,现在也逐渐推出基于iOS与Android设备的应用。目前有3.5万名IBM员工使用WhirlWind,其中大多数人都是黑莓用户。不同移动平台有各自的IBM应用商店,有些应用只面向某一平台,但是公司的IT工作人员却能通过一个后台来管理所有应用,每款应用上架前都必须经过审核。

IBM的内部应用商店用户可以通过访问IBM的特殊网页来下载应用到自有设备中,在这些应用当中,既有自主开发的,也有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发的。常用的程序包括类似于企业内部版Facebook的网页应用“Blue Pages”、即时通讯应用“Sametime”等等。

IBM的移动技术CTO Bill Bodin透露,在未来,WhirlWind还将增加一些常用商务工具,用于出差管理、报销单提交等用途。应用商店还将不仅仅面对智能手机,iPad用户也能使用WhirlWind,而面向Android平板电脑的版本也在计划之中。

当然,IBM强大的技术实力促成了IBM内部应用商店的建设以及应用的开发。

Bill Bodin认为:“这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互联网工具,开发者提供了大量的草根应用”,但IBM还是很担心设备被“越狱”或者受到流氓软件的侵袭。

IBM对内部员工采用VPN(虚拟专用网)技术、密码登录以及终端管理工具,并将面向IBM的客户推出确保个人设备符合企业安全规定的托管服务。

私有与公共应用商店可否共存?

IBM并不禁止员工从其他的应用商店下载应用程序。但Mission Critical Wireless的CEO Dan Croft表示,有些公司可能会禁止员工某些下载行为。员工当然不想让自己的手机要归公司管理,这时,“虚拟手机”或许是一种合适的折中方案。

有一些因素推动IBM建设其内部应用商店。从iOS方面来说,首先,苹果推出了两个针对公司的项目:允许公司为员工批量购买应用的App Store Volume Purchasing(应用商店批量购买)项目,以及允许开发者创建并发行iPhone及iPad上的内部应用的iOS Developer Enterprise(iOS企业开发者)项目。而Android更加开放,建设一个应用商店更加简单。

应用商店供应商Apperian营销副总裁Cimarron Buser认为,企业建设自有应用商店经常半途而废,因为安装、维护与升级过程极其繁琐,还涉及到个人邮件和iTunes与各种设备的同步接收。比如美国生物技术企业Talecris Biotherapeutics 前几年就计划为为60名销售员的iPhone手机安装一款内部使用的客户开发应用,但是多达15步的复杂操作使得几乎一半人都无法自行完成安装。最终公司转而使用一些其他的技术。

此外,公司也可以向Apperian和Partnerpedia这样应用商店平台外包公司寻求合作,直接使用现有平台。这两家公司都推出了面向iOS及Android的应用商店平台,还将拓展至Windows Phone和黑莓。企业用户可在平台上创建自己的应用,而Partnerpedia也试图和移动应用提供商合作,为客户提供一些现成的商务应用。不过,此类外包应用商店平台也会遇到不同移动平台带来的困扰。再者,还有一些公司推出了为企业量身定制的软/硬件平台。例如思科推出了一款名为Cius的企业级Android平板,与之配套的是可托管公司内部应用商店的AppHQ。

内部应用商店面临机遇和难题

很多公司仍在纠结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否允许员工使用私人智能手机办公?Forrester近期通过对590家美国及欧洲的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员工不能在私人设备上处理工作邮件,而实际上,只有23%的企业完全禁止员工用私人智能手机访问公司内网。

虽然还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和问题,但是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员工个人设备进入企业已经成了一种发展趋势。在Forrester对1600名美国员工进行的调查中:48%的IT员工会购买自己喜欢的智能手机并用它们工作。而在这些用于工作的手机当中,42%是黑莓,此外iPhone和Android系统手机分别占22%和26%。这一结果显示,公司IT部门需要采取一个合理的多平台战略。

尽管现在提供应用商店平台外包服务的公司还很少,但是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在一份报告中称,这一市场将在未来一两年内迅速发展。但将来自多个平台、多方开发者的应用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而且还要确保软件的合法授权,这是很难实现的,或许需要外包商之间更高层次的合作。此外,由于内部应用商店系统与设备管理系统是分开的,移动设备的IT管理工作往往非常繁琐。

总之,内部应用商店也许能帮公司简化移动应用的部署,但是从整体来看,还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转载自CSDN,点击查看原文

第一时间获取面向IT决策者的独家深度资讯,敬请关注IT经理网微信号:ctociocom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关于作者